indexnei
首页 > 图书馆 > 阅读有感 > 2021年第一期作品    
我的青春我的梦
特殊的同学
汽笛声声
七彩泡面头
梅花树下的老头儿
离消失还有一百天的我们
爱,在身边
 

我家的年味
2021-05-07  作者(来源):鲁轩浩

我家的年味

鲁轩浩

    酒酿汤圆出锅,乘着雾气在空中弥漫开的米酒香早已钻到我的鼻子里。这是属于老家过年特有的味道,引人垂涎,回味无穷。

    我的老家在崇明。崇明大米是很有名的,由它酿造而成的米酒和酒酿也我们崇明的“品牌担当”。每逢过年时,按照老家的习俗都要备上些自家酿的老白酒和酒酿,这是我们崇明的年味。

    我听爷爷说,在崇明岛上几乎每家人家都会酿酒、做酒酿。几个小缸,几斤糯米,一把酒曲,就能开酿。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独家秘方”,又使得各家有着“各家香”。

    我的爷爷是我们老鲁家的“掌勺人”。今年寒假,我有幸跟随着爷爷了解和体验了一次“酒酿制作之旅”。

    浸泡,上笼,蒸煮。下一个步骤是搅拌,目的是让刚出锅的糯米饭均匀散热。我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这个“体力活”。随着搅拌,冒着热气的糯米饭带着稻香、泥土香和土灶特有的柴火香四散开来,这些香气在空气中交织,酝酿。我深吸一口,沁入心脾的是美好和期待。

    在这个过程中,爷爷时不时地会用手来测一下糯米饭的温度。爷爷说:“糯米发酵的最好温度是30度左右。过热容易酸掉,过凉又发不成。”末了还要补充一句“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在我听来,爷爷的语气是很认真的。当年将这个话一代又一代传下来时,我们鲁家人用的应该都是这样的语气吧——带着一种尊重的情结。

    这种对于家传手法的尊重也体现在了制作酒酿的各个环节。虽然之前我在百度上查找了制作酒酿的基本过程。但自己来体验时,才发现每一道工序都非常地讲究。

    最后,爷爷拿来了一条旧棉被裹在上面。“这应该是几十年前的老方法了吧?”我问道。“没错,但仍然管用,也很方便。”爷爷说,语气里隐隐还带着一丝骄傲。不知为何,看着眼前陌生的保温方法,我竟生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起了床,迫不及待地去看我们的酒酿。爷爷深知我的小心思,已经做好了我最爱的酒酿小圆子,趁热给我盛了一碗。我舀了一口酒酿汤,轻轻地吹了吹之后倒入口中。虽然还是有点烫,但无妨,我的味蕾沉溺在这甜中带酸的醇香中。现在想来,这番美味至今仍在齿颊。

    我这被烫到还不愿松口的样子直接把爷爷逗笑了。他笑着让我慢慢吃,一边给我讲起了一些关于酒酿的故事。爷爷说,在以前,酒酿圆子一直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象征着团圆。爷爷还告诉我,从他小时候起,那口缸就开始被用来做米酒和酒酿了,他的手艺还是从太爷爷那里学来的。虽然时过境迁,但我们家这年味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

    当爷爷说到爸爸因为读书和忙于工作使得“手艺不精”时,眼里透着一些遗憾的神情。这神情也揪起了我内心的情绪。爷爷担心的是“鲁家手艺”的“失传”,也担心我们后代对于崇明传统的失去亲近和尊重吧。

    如果是这样,我会努力不让爷爷的担心发生。我会带着热切和认真去发现、体验和传播家乡的味道、传统的味道。我相信带着这份热爱,我的青春将会充满着温度和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