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的落地,全面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推动教育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着力机制体制的系统完善,全面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四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发展潜能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系统规划,有序实施。整体规划课改各个环节,统筹利用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明确课改阶段任务、路径和举措,基于学段、学校、学科的客观差异,分步、分层、分类实施,激发学校课改主动性和创造力。
3.问题导向,改革驱动。自觉把握未来教育发展特征和人才培养趋势,准确分析课程改革新形势,精准反思总结课程教学的基本经验,找准关键问题,大胆探索,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创新课改机制,创造典型经验,逐步形成改革意识和改革思维,在课改常态中持续深化和优化课程教学实践。
(三)主要目标
以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按照“核心素养进课程,核心素养进课堂”的基本行动路径,以“高品质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课改实践体系”项目为主要抓手,深化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研修四方面整体协同一致的“四位一体”课改体系建设,系统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持续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探索多元教育评价方式,完善教师研修体系,全面提升校长、教师和研训员的课程力,逐步实现智能化支持环境下区域教育的整体转型和高品质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1.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课程整体育人、全面育人功能,进一步完善课程系统设计。研制实施《徐汇区中小学课程规划评估办法》、《徐汇区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评估办法》,科学规范课程规划;结合学校教育哲学和发展愿景,完善课程育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
2.完善国家课程区校两级的系统转化。根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以及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国家课程系统转化工具,修订推广《学科教学指南》、《学科教学手册》和《幼儿园课程实施规范》,扎实推进课程标准的两级转化和核心素养的层层落地。
3.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品质。研制实施《徐汇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加强对校本课程建设的专业引导与规范管理;研制校本课程纲要,优化课程内容,探索统整课程,建设优质课程,增强校本课程的丰富性、选择性和层次性,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
1.建立教学改进系统。探索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新内涵,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从学生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和学习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建立教学改进系统,有效落实学科育人。
2.完善学习活动设计。创造性运用教材,并形成可操作的最优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的学习活动任务;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项目等的问题解决学习,提升教师对教学的科学整体把握。
3.创生课堂学习形态。以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为主线,根据学科学习目标、学科学习思维特点,提供多样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强化学习过程支持,完善课堂范式,创生课堂形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深度学习。
4.建设智能化支持平台。建设以学为中心、聚焦学生主要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支持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融教师的教学与反馈评价为一体的智能化学习支持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精准性和个性化服务;建立徐汇区课程教学管理、资源以及指导服务一体化的平台,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分享、众创与优化,保障课程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1.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确立“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理念,重构课堂评价指标,细化评价标准,开发可操作的评价工具,开发课堂评价典型样例,引导实现课堂转型。
2.构建教学质量测评体系。研制区域教学质量标准,探索多元测评方式,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全面监测区域教学质量,及时调控教学改进;制定学校学业质量评估方案,探索过程性、表现性、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和手段,落实综合素质与绿色学业评价。
3.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基于教学改进要求,修订学校综合督导指标,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标准,对学校教学过程开展阶段性的检测、分析和调控,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教学改进的有效落实。
(四)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研修体系
1.制定学科教师能力要求。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落实师德素养培训;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制学科教师能力基本要求,开展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科教学能力评估,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2.完善教师研修课程。以教师素养与学科教学能力要求为导向,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改实践为载体,以“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研修模式为指导,完善、创生研修课程,积累丰富分层分类的研修课程资源。
3.优化校本研修品质。研制校本研修成熟度指标,实现校本研修的主动发展和自我监控;学校自主研发基于标准的三年校本研修方案,完善和丰富校本研修课程,积累研修活动典型案例。
4.提升研修内生动力。修订和完善区、校两级教师培训研修制度与保障机制,建立基于教师自主发展规划的培训管理制度与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加大培训的灵活性、个性化与实效性。
三、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校两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行政正职领导担任,建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形成课改合力,增强课改深化推进的力度,确保课改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各项任务有效落地。
(二)开展督促检查。将课改实践体系的建立纳入区政府督察项目,开展目标管理,定期开展专项调研和阶段总结,定期督促、检查、和效果监测,强化落实和成效;发挥教育督导和学校绩效评估作用,推动各校结合实际,完成课改各项任务。
(三)落实资源保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配齐配强专职教师;完善各类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打造适应课改深化的名师梯队。加大课改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集聚行政与专业等各方面资源力量推进课改攻关。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助推教育转型发展。
(四)做好宣传展示。及时挖掘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总结课改成果,定期开展宣传展示,推广辐射课改经验,扩大课改影响力。开展与兄弟区县和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协作,加强课改智慧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