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nei
首页 > 文明在线 > 校园环境氛围 > 健康校园建设 > 卫生预防    
今天孩子们就正式在家上网课啦
学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健康生活从预防开始
寒假正在赶来,请务必收好这些提示!
寒冷的冬季,流感又来袭
又到流感肆虐时,知道这些不用怕!
会伪装的“杀手”——支原体感染
诺如病毒高发季来了,老师家长们请警惕!3招就可以做好预防
秋冬季,流感又来袭
10月防病提示
9月健康 | 注意食源性疾病!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家长须知丨如何分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和荨麻疹
爱眼护眼丨近视的危害和烦恼
健康生活从预防开始
5月防病提示
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防病提示
无烟上海,从我做起
护眼小贴士
 

全国爱耳日 保持听力,终身受益,不让听力损失影响您的生活
2020-03-03  作者(来源):[暂无]

全国爱耳日

保持听力,终身受益,不让听力损失影响您的生活

01.jpg

    2020年3月3日为我国第21个全国爱耳日。

    同时,今年的3月3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世界听力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今年的主题为“保持听力,终身受益(Hearing for life: don’t let hearing loss limit you)”

02.jpg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4.66亿人,其中包括约3400万名儿童,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占全球总人口的5%,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2017年,北京听力协会书记兼副会长王树峰表示,目前估计中国残疾性听力障碍人士已达7200万,在7200万听障人士中,0至17岁儿童约有50万,中青年约有1150万,老年人数量最多,约有6000万。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迎来了“爱耳日”,疫情防护是重中之重,但是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也是同样重要的。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些保护听力的知识。

    青少年儿童对耳朵的保护

    学前儿童 家长多关注,多保护

    听力障碍的表现

    对环境反应不好

    睡觉时睡得很沉,不易被吵醒

    玩耍时显得特别专注,对周围的人和事反应不灵敏

    电视声音较常人大

    经常要求说话人重复

    一些学龄宝宝的学习成绩不佳也与听力有关

    家长保护孩子耳朵需注意的问题

    禁止对儿童使用对听神经损害严重的药物,必须使用某些致聋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特别是注意有无耳鸣、头晕等现象,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措施。

    掏耳极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处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还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让细菌乘虚而入,引起感染。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即可;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一周两次;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关于中耳炎:由于耳咽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脓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鼓膜不断遭到破坏,穿孔越来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将日趋严重。因此,要预防感冒、正确擤鼻涕、避免呛水、避免外伤导致鼓膜穿孔,防止中耳炎的发生。

    远离噪音:高分贝的声音容易刺激孩子们内耳里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就不能再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由于高分贝的噪音而导致的听力受损是永久性的损伤,虽然助听器可以帮助孩子们听见声音,但是,就像近视眼镜不能治愈视力一样,助听器也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听力损伤。

 

03.jpg

    中小学 注意保耳行为习惯的养成

04.jpg

    大  自律生活,正确用耳

    伤害耳朵的不良习惯

    用耳机听歌: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技术官员谢莉·查达表示:目前,超过10亿的年轻人正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而他们仅仅是在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即他们经常用耳机听音乐。如果长期大音量的声音刺激,耳蜗的毛细胞会产生代谢紊乱,供血、供养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问题。不仅如此,耳机将外耳道口紧紧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时间煲电话粥: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手机应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此外,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经常去泡吧、KTV: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酒吧、KTV等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控制去的次数和时间。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造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次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患者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到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

    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睬: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他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医生提醒,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容易被忽视。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