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奥秘,编织科技梦想
——紫阳中学综合理科组学科活动精彩回顾
在金秋送爽的十月,紫阳中学综合理科组围绕“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三大核心,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团队协作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校园植物辨认:在自然中寻找科学的印记
10月13日,八年级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植物辨认”比赛。在30分钟内,他们需要辨认出30种校园植物,并准确记录其特征。同学们穿梭于教学楼前后、花坛林荫之间,仔细观察叶片形状、花朵颜色、枝条结构,热烈讨论、认真比对,将课堂所学的植物分类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场景。其中,八(2)班更是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与扎实的知识储备荣获一等奖!
比赛不仅考验同学们的观察力与记忆力,更是一次生动的生物多样性教育,同学们在奔跑与思考中,加深了对校园生态环境的理解与热爱。
程序设计比赛:用代码书写青春的创意
与此同时,第二届紫阳中学程序设计比赛也圆满落幕。本次比赛以“科技筑梦,创意启航”为主题,鼓励同学们通过编程实现动画故事、创意游戏或实用工具的开发。从图形化编程到代码编写,从情节设计到逻辑构建,同学们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与技术执行力。
刘墨霏同学的“单词默写小助手”、冯邹恩煦同学的“星际巡航”游戏、王梓晴的“飞天救援”动画等作品,不仅技术完成度高,更体现了编程与生活、学习的紧密结合。比赛评选出“萌芽启航奖”与“科技巧思奖”,表彰了一批在编程道路上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小小程序员”。
自制净水器:化学知识与环保理念的融合
暑假期间,综合理科项目组组织开展了“自制净水器”学科实践活动。同学们利用饮料瓶、碎石、细沙、活性炭等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结构精巧、功能实用的净水装置。在“原理学习—设计制作—效果检测—反思优化”的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巩固了沉淀、过滤、吸附等化学知识,更深刻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
施嘉勤同学的作品以高达90%的浊度去除率荣获“最佳净水效果奖”,多位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道:“原来每一滴干净的水都来之不易。”化学组还将联合地理、生物学科开展“校园水质监测”跨学科项目,持续推进环保教育与科学实践的结合。
跨学科融合,共筑科学素养成长之路
植物辨认、程序编写、净水制作——三项活动虽分属不同学科,却共同体现了紫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育理念。生物观察锻炼了学生的细致与耐心,程序设计培养了逻辑与创新,化学实验强化了探究与责任。这三者相辅相成,构筑起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坚实基石。
未来,紫阳中学综合理科组将继续推进学科交叉与项目化学习,打造更多元、更开放的科学实践平台,让每一位学子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闪光,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