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读后感
金仪珊
“燕子归来寻旧垒”。读罢郑振铎的散文《海燕》不禁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迫害进步知识分子,年轻的郑振铎被迫于同年5月离开家乡,离开祖国,远游欧洲。在漫长寂寞的海上旅行中,作者思乡恋国,寄情于物,于是有了《海燕》之作。
文中作者凭借对故乡的了解,用工笔的手法描绘了在家乡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归来的逗人喜爱的小燕子,任情地横掠斜飞,飞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旧巢安身的景象。而当读者还沉浸在文章开篇故乡一派美妙的春燕图中遐思时,作者却笔锋一转把眼前晶天万里,海涛万顷,海面上隽逸从容的海燕幻化成了故乡的小燕子,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交织在一起,似分似合,似合似分,借助它们吐露作者思念家乡、思恋祖国的真情。
可以说,这篇散文不仅写出了海燕的形和神,还在它的身上寄托了“如轻烟似的乡愁”。文章表层写海燕,内里却是写乡愁,只不过,这种乡愁不是一种愁情,而是一种思念。作者的思念是清晰的,所以笔下的故乡也是清晰的。
作者营造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创造出清新明丽的意境,全文纯真而不浅直,意蕴而不显露,在平易中见真情,在平实中见真诚。文以情生,情以物感,古人云:“瞻万物而思纷”。大概说得就是这个吧。
读完全文,作为中学生的我现在可能还无法切实体会到作者当时对故乡、对祖国那份浓浓的乡愁和牵挂,但平时身边家人和朋友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眷念,使我相信无论将来我身在何方,我都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这份深情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