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可以已
——紫阳中学第二课堂系列讲座小记者报道
2018年4月17日,华育中学的老师为紫阳中学第二课堂带来了精彩生动的系列讲座。内容涉及逻辑、建筑、国际关系、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一起来看看小记者们的感受吧!
《口译二三事》
今天,我们参与了华育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课程。虽然“口译二三事”并不是我的首选,但是一进入课堂,我就被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所吸引了。
“口译员的工资高吗?口译员自由吗?口译员工作轻松吗?”这些画龙点睛的问题正是我们最想了解的。听说做口译不仅好吃好喝好玩儿,还有高收入,让众人羡慕的“翻译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面对口译员这个陌生却又高大上的职业,我们是既憧憬又好奇。
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我们渐渐意识到口译是一个工资极高的工作,但相对的,压力也如影随形;虽然可以满世界的跑,能见到各种名人,但是他们光鲜生活的背后有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正所谓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六(1)班 钱欣瑜
《你会喝水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但面对形形色色的“水”,你真的会“喝”吗?今天,我听了华育老师的“你会喝水吗”这节课,让我大开眼界。
水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小视频,一颗小水珠跟着《we will rock you》的歌曲在一个瓶子里跳出来,经历了许多变化,经过太阳的照射升到了空中变成了云,又在打雷下雨时落入了湖水中。生动形象的视频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瞬间鲜活了不少。
接下来老师告诉了我们水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它可以调节人体体温,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营养运输,同时还可以排泄身体中的垃圾和维持身体中营养的平衡。
那同学们该怎样喝水呢?我们人体每天需要喝6杯至8杯的水,冷水、热水、苏打水各有不同。我们还掌握了很多小常识:苏打水能遏制尿酸,但如果喝多了也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自来水烧开了不能马上就喝,要放一会,让里面一些对人体有害气体挥发掉。还告诉我们饮水机要定时清理,如果不清理,被污染指数可高达138,相当于洗衣机外层的污染指数。
爱上喝水,爱上健康。
六(1)班 王振华
《弄堂里的那些往事》
“还在滴水的衣服彩旗飘飘”,“一条条细而小的巷子”,“弄堂两边的人家或许可以传递东西”……一听到这些,我们心里可能都是觉得奇妙而不可思议的吧。老师却带领着我们在短短的两节课里探索着五六十年代老上海弄堂里的奥妙,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回到了过去。
炎炎夏日,一回到家中,我们总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仿佛一刻也不能再忍受这高温。而在五六十年代的晚上,却有许多“乘凉大军”在弄堂里乘凉消夏,寻找自己的人生乐趣。那时的他们简朴勤俭,只是搬几张凳子和桌子,在路灯下,下下棋、打打牌或许吃点零食享受盛夏夜晚的美好闲暇时光。
弄堂更是老上海小孩子们嬉戏玩耍,举行各种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人,在童年时代几乎都有与弄堂中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经历。
那时的男孩子们玩的大多是玩一些简单的小小游戏,如打弹子、刮香烟牌子、滚铁环、扯响铃等等;而女孩子们玩的则大多是一些较为细腻文雅的游戏,如跳橡皮筋、跳房子、踢毽子等等。原来那时的道具都是简单的,常常是自己动手去做的,而且,那时的游戏规则都浅显易懂,不管年龄大小都可以在一起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弄堂也渐渐离我们远去,弄堂中做游戏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延续百年以上的上海弄堂游戏习俗也正在逐渐走向衰落。
可我们却逐渐遗忘了——弄堂——这个最能代表现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特征,也是近代上海历史最直接产物的事物。或许我们应该一点点地把它拾起,让这种最纯粹的事物重回我们的身边。
六(1)班 洪蝉昀
《是或否–悖论浅谈》
“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谎”,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零除以零真的是无意义吗?看似完备的数学之宫殿中为何会有无法解释的命题?课程一开始,老师就用发问的形式将我们带进了悖论的世界。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悖论这个词的意义非常丰富,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公元前6世纪,克里特哲学家埃庇米尼得斯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我的这句话是假的。” 这句话之所以有名在于它没有答案。因为如果埃庇米尼得斯的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符合这句话“我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就符合这句话“我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是真的。因此这句话是无解的。这就是一个自我指涉引发的悖论。
下课铃响的猝不及防,我们仿佛一直在头脑风暴中.....
七(1)班 杜昕懿
《生命伦理:死亡与安乐死》
“你害怕死亡吗?人类为什么害怕死亡?”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恐惧是因为未知。”可以说,死亡是人类探求自我的永恒主题之一,许多宗教也都不约而同描绘了人死后的情境。甚至有人认为,人死后肉体消亡而灵魂不灭。那么,普通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安乐死这种说法产生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指让患者无痛苦地去世。1516年,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里为安乐死辩护:如果病人受到痛苦的、无法治愈的疾病的折磨,病人就可以选择死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1993年2月,荷兰通过了一项关于“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1995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也通过了类似的法案。2002年4月,比利时议会通过安乐死法,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以法律形式准许实行安乐死的国家。
一个英国诗人曾经问道:“假如生活是一场糟糕的电影,何苦还要等到结束?”当生命成为酷刑或累赘,当爱成为惩罚,我们该如何做选择。但是当我们在讨论生命的尊严时,请也不要忘记生命的来之不易。母亲九死一生才将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天。
七(1)班 李辰悦
《中美关系——金融战争》
中美关系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大国关系,没有之一。而金融与货币战争是两个最大经济体在打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场战争绝非偶然,中国正在开展“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往来交易均使用人民币结算,力求提高人民币的国家地位。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必然会与中国产生更多的摩擦与争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对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对我们来说一样有大意义。读书为了明理,明理后当有作为,关注天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互联网以及交通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蝴蝶效应”不再仅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多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之中。因此我们的眼界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而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世界,借助资讯的力量,开阔自己的眼界。
我们在这样一个最好的时代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应该关注天下事,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1)班 倪婧婷
《当教堂遇上宫殿》
建筑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空间艺术,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标记,这场场讲座在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中,我们一起走进高耸入云的教堂与气势磅礴的宫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心理。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对于哥特式建筑的介绍。哥特建筑一词,指的是横跨欧洲大陆的,从前到后接近千余年的一种建筑风格的总称。时间上,早,盛,晚期哥特有着非常不同的区别;地域上,哥特风格从法国发展到英国,东欧,意大利等等地域,在每个民族中发展出了数不清的变体。每种变体都有自己的特色,老师特别指出哥特式建筑在表达宗教情绪的同时,是有高度的理性精神的。虽然后世对于哥特式建筑多有负面评价,但瑕不掩瑜,哥特式建筑依然是中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七(1)班 张政熔
审稿:邹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