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距离
——读《屋顶上的小孩》有感
六(1) 贺宇希
清晨,橙红色的光晕浮现在空中,颜色深而强烈,薇拉和小妹坐在屋顶上看着这凄美的日出,因为宝宝也在那,他被天使接过去了,薇拉的心几乎要被这道猛烈的光穿透击碎。派蒂姨妈担心的叫喊和愤怒,使她们感到反感,便只是乖乖照办派蒂姨妈的意愿。
那时,她们爱的距离就像两个世界,薇拉在自己的领地里,封闭,变得苛刻,不宽容,不去爱,不去接受爱。派蒂姨妈却不懂得怎样去爱。其实爱的距离也许就是宽容,是沟通,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表达爱,敞开心扉,坦诚的表达自己的痛苦与爱。然而换一种爱的方式,却更让人温暖。
我和妈妈都对白色独有情种,白云如絮的布料,白色的墙壁……但却在鞋子上出了问题,妈妈喜欢布鞋,则我喜欢运动鞋。
我愣是把妈妈辛苦做好的布鞋藏在角落里,天长日久变成了“布鞋集中营”。妈妈却更卖力地做鞋。那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喜欢布鞋。”妈妈张大着嘴,手中的针缓缓角落,伴着妈妈充满热情、希望与爱的心一齐掉落。从那时开始,妈妈认为我不需要她了,我长大了。我默默地看着妈妈把针线放进最里面的橱柜,却始终没有勇气去向她解释,说一声;“妈妈,我永远都是你怀中的那个孩子,我爱你。”
过了一段日子,一天,妈妈兴冲冲的拉我到她的房间,如释重负地递给我一个鞋盒,打开,一双比“耐克”还漂亮的运动鞋如一对白玉一般映入我的眼帘。我放下鞋盒,抱着妈妈,那句哽在咽喉的话终于说了出来:“妈妈,我爱你。”
妈妈依然爱我,只是做了一次爱的轮回……
《屋顶上的小孩》读后感
紫阳中学 六(1)班 金仪珊
“推开关闭的窗,让屋顶的阳光照亮心灵。”
——题记
《屋顶上的小孩》,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我便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屋顶上的小孩是谁?又为何到屋顶上?她们上去是为了做什么,难道仅仅是看日出或呼吸新鲜空气?这一个个问题缠着我,使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随即,我立刻被书中引人入胜,富有人情味,但又略带伤感的情节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薇拉和小妹的世界。
故事中的薇拉妈妈由于失去了小宝宝,她不分昼夜地流泪、作画,忽略了身边另两个孩子,忘记了应尽的母亲的职责,她需要恢复的不只是元气,更是爱的能力。小妹失语了,她只用手指来传达单纯的想法,悲伤和惶恐使她的生活因缺失了语言而简化。派蒂姨妈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与同情,她仍然像个小孩,天真又专断,武断地跟孩子们沟通。薇拉在这样的境地中几乎失去了纯真,她孤独,无法将内心的痛苦和期望与人分享,唯有封闭自己。所以薇拉爬上屋顶,从鲜亮的日出时分,到炙热的正午,甚至暗淡的黄昏,更多的是为了面对和遗忘。
薇拉和小妹在宝宝夭折后,不知道如何面对悲伤;母亲面对悲伤,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活着的人;姨妈深爱着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死亡使得整个世界失去了平衡。
在黄昏美妙的晚霞映照下,姨夫一反常态,回忆起自己如何面对伤痛,告诉孩子可以流泪,可以释放痛苦,但不要忘记爱。最后派蒂姨妈也爬上屋顶和孩子丈夫相拥等待太阳下山,小妹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她说:“这样离宝宝比较近。”
读完故事后,我也好想能爬上屋顶,在屋顶看天上的云彩变幻,哼唱自编的歌曲,冲下面着急的大人做着鬼脸……现如今的孩子已很少有爬上过屋顶,现在的房子也不适合攀爬,于是我们缺失了许多成长中必备的快乐。妈妈说:“许多文人墨客也喜欢登高望远。”是的,头顶上的天空离我们那么近,从此以后,我们不妨尝试着离开写字桌,爬上屋顶,让风吹,让雨淋,抬头仰望天上的浮云、星空,低头俯视地上的行人来往,交谈;并用爱推开封闭的心灵之窗,让屋顶的阳光照亮自己!
而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爱”就是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会多一层美好。让身边的人感受爱,就这么简单!
在作业闲暇的时刻,我渴望能摆弄一下我心爱的玩偶,摸一下生疏已久的画笔,翻出数不清的玩具,散落在屋子的每个角落里……妈妈却站在我身后把我的玩具统统塞进大箱子。“妈妈,我作业都完成了,让我放松一会儿吧!十分钟,就十分钟。”“不行!”妈妈的眼里满是心疼,但手里堆积如山的课外作业还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我完成。
好不容易挨到休息日,户外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满面笑容,喜气洋洋地说:“爸爸,我想去郊游!我想去烧烤!”爸爸摇摇头,皱紧了眉,说:“嗯?今天你得上思维班、书法班和舞蹈班。”语气不容置疑,毫无商量余地,我没有支声之力,只有无尽的孤独笼罩着我。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也能陪我爬上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