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寒假汇精彩 奋发“兔”强迎未来
花样的寒假生活,就像一只万花筒,精彩纷呈,每一点光亮都是美好的回忆、颇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同学们精彩的寒假生活!
制作节日小报 感恩幸福生活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除夕、春节、元宵都是热闹非凡、意义重大的团圆节日。为了将美好记录,同学们大展身手,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制作出精美的节日小报,一幅幅小报诠释了他们对中国“年”文化的理解,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抒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之情。
畅想美好未来 筑梦理想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赛,已经跑过光辉的百年征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面对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畅想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同学们在假期里,将他们内心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畅想通过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期待在理想的时代里铸就梦想。
设计学习形象 展现青春风采
青春徐汇IP的Q版形象已经与同学们见面,Q版形象以其青春靓丽的风格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我校学子积极参加此次Q版形象服饰、配饰设计的征集活动。看!每一位小小设计师都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于形象的理解和期待,展现了属于青少年的独特风采。
阅读经典作品 弘扬红色文化
同学们积极学习二十大精神,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在假期里广泛阅读传统文化书籍、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并将阅读中的所思所想付诸笔端。通过同学们认真撰写的读后感和观后感,我们欣慰地看到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感悟、理解、传承。
《林海雪原》读后感
六(1)班 刘子骞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今年寒假,怀着澎湃的心情读完了《林海雪原》,轻轻合上,凝视着封面上的“林海雪原”四个大字,在我眼里它们是由火热的鲜血凝聚而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艳丽了。久久地凝视,一位位和蔼可亲地解放军战士仿佛就出现在眼前。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我们的解放军战士要在茫茫雪原上与敌人进行斗争,其中的艰苦我们可以想象:没有足够的保暖衣物,鞋子,没有防治冻伤的药物,没有充足的粮食……这些困难对我们的战士来说都算不上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在茫茫雪原上如何快速行走,避免在雪地走过之后给敌人留下行踪。我们的战士凭借着“雪既是咱们最大的敌人,也是咱们最好的朋友”的信念,开动脑筋,终于顺利地解决了这个“拦路虎”。
在书中叙述的令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许多年轻的战士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热血洒在了那片雪原上,令人心中悲痛。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等人不畏严寒,无惧牺牲,在茫茫雪原中与国民党残匪斗智斗勇;谱写了“奶头山围歼战”“调虎离山”等精彩故事。对他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敬的乡亲们所流的。
读完了这部令人感叹的英雄主义作品,我想说:我们可爱的雪原上的英雄,因为有了你们的付出,才换回祖国人民的安宁;因为有了你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日安定祥和的生活;因为有了你们的奉献,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和谐,繁荣,昌盛!
《独龙江上的小学》读后感
六(3)班 毛依楠
我国云南省大山深处有一条独龙江,江边生活着神秘而古老的独龙族,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也有自己的语言,即便是现在21世纪20年代了,他们仍然在使用。独龙族人现在的生活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孩子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在上学?《独龙江上的小学》给了我一个机会,跟随独龙族小孩阿鼎去体验他们的生活。
打开《独龙江上的小学》,犹如徐徐展开一幕幕可以触摸的独龙族历史画卷:刻木结绳记事、老柚木溜索、简陋的木楞房……独龙族奇特的人文风貌呈现在我的面前。
文章以独龙族小男孩阿鼎为核心,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了阿鼎上学读书的历程,也讲述了独龙族的进步。阿鼎是个幸运儿,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刚学会渡船,他就迎来了国家交通扶贫新政策,大桥动工建设、马路代替羊肠险道、隧道开工;他刚学会捕禽猎兽、采集植物、种玉米等技能,他们村就要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整村搬迁,种植草果;由于吃尽没上过学的苦头,父母决计用知识改变他的命运,送他去读书,此时他又迎来了告别“一师一校”,实施集中办学的政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山乡巨变中,阿鼎和他的伙伴、亲人以及独龙族沐浴着党和国家的阳光,从古老的历史深处走来,迎接新时代的东风。
阿鼎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我们口中的学霸或神童,他的成长是平凡的,但是却映射了独龙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是一个快乐而有希望的民族,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命运,阿鼎作为新生代的代表,希望走出大山,给独龙族带来新的变化和生命活力。
读完这本书,带我看到了“一师一校”的独龙江小学,领略了独龙江的自然风光,也让我了解了独龙族的民族习俗以及坚忍不拔的独龙精神。通过小男孩阿鼎的成长,颂扬了独龙江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独龙族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辉煌成果。
《流浪地球2》观后感
七(1)班 金会凌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当下,跨越未来”。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提出了“移山计划”,为流浪地球主体计划,计划建造1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行星发动机同步网络依赖原本是互联网的地下光纤,是利用网络切片形成的高密级发动机专用网络,在月球危机中同步点火成功,最终结果成功实施。
当初看1的时候就觉得很惊艳,所以对2的期待值就不敢太高,没想到从电影开场到结束,全程高能,首先科技感满满的场景和特效让我大开眼界,也能够借此预见未来的世界,而比特效更让人感到意外、惊喜的东西,是亲情、爱情、家国情怀与宏大叙事的完美融合,“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永不放弃,永远坚定不移选择希望”的价值观,“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文情怀,“人民高于一切”“人民创造一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国气象!
故事既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危机,人类都永远选择了希望,借助智慧的力量战胜了一次次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得人类没有逐渐消逝在时光的洪流中。
同时,我也在想:在我们这个年代,所有人都注重发展,对地球的开发与利用,关心环境与未来的人并不多。如果人类都这样,为了自我,无休无止的向地球母亲索取,那么电影里的情节,也许会很快发生在我们身边。气候巨变,动物消失,河流干涸,土地贫瘠,人类将面临生存的挑战。
《长津湖》观后感
七(2)班 蔡秉辰
我最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影片以历史上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为原型,主要讲述了第九兵团志原军战士们奔赴朝鲜战场,并在极其严峻的环境中奋勇杀敌,从而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基础的故事。看完该片,我对于战争与和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为什么要打长津湖一战?如影片中毛主席所说:"这一仗真不想打,但是为了将来,国家几十年、一百年的和平发展,又不得不打。”
1950年,美军在攻打朝鲜时公然越过北纬38线,并多次侵入中国多处领地,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的边缘,挑衅中国国威。朝鲜如果被占领,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将会被威胁,因此人民志愿军们不畏强敌前往支援,两百多万中华儿郎前仆后继地在北地苦熬作战。他们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踩着半人高的积雪,顶着刺骨的寒风赶往长津湖战区。这些战士们,都怀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愿望,期盼着能与家人团聚,期盼着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期盼着能守住自己的家园。为了他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义无反顾地牺牲与付出。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授朝战争中的伤亡人数高达140多万人。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上,都伴随着这些英雄的血的脚印。没有他们,哪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如今中国发展如先人所望,人们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这和平盛世是先烈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礼物。作为和平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不辜负先烈们的牺牲,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忆往昔峥嵘岁月,惜今朝美好时光,少年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添砖加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八(1)班 武宇彤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苏联作家尼古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这本书读完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下面我介绍一下本书和自己读后的感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苦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为祖国和人民事业奋斗毕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历程。年少的保尔曾做过店员,任人欺负;偷过德国人的手枪,因救朱赫来而坐牢;辗转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多次挣扎在死亡线上;革命胜利之后,又将全部身心投入了国民建设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这之中,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本书的末尾章节。
在那时,保尔·柯察金因为前期太过劳累,已经疾病缠身,成了一个瘫痪的盲人,据医生也没有治愈的可能了。尽管身体无比虚弱,保尔也没有一天不在为这个国家,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既然无法投入体力劳动,保尔勇敢地拿起笔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创作,服务于人民。保尔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而现在他拿起了新的武器,重回战斗的行列,开启了新的生活。
保尔的成长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但是他没有一天想过放弃。无论他身体如何,无论他身在何处,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他都会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在书中,保尔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更有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书中保尔的醒悟让我印象深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保尔的精神是一面永远的旗帜,保尔的事迹和品格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一定会好好充实自己,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万里归途》观后感
八(5)班 俞悦
“中国护照不一定能带你去任何地方,但是一定能从任何地方带你回家。”
这就是对电影最简练的概括。
今年春节又一次重温了国庆档电影《万里归途》,让我倍受感动。
电影:三十二万六千七百步的归途
随着努米亚武装冲突的升级,中央决定组织撤侨。宗大伟,成朗二人负责北部地区撤离工作。经过与边境官多次交涉,成功带走一批人员后又因为还有人员滞留交战区,他们不顾危险,返回交战区继续组织撤侨。他们一路几经波折,与天气环境拼死抵抗,与持枪叛军斗智斗勇,终于在迪拉特获救,全体撤离成功。
宗大伟:勇往首前,坚定不移
他,所谓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他,就是那一个肩负上百人生命安全重担的人。他很勇敢,能主动站出来背起重担,能主动走进站战火激烈的战区只为救人,能在知道自己必死的结局时仍然选择扣下扳机。他也因此被幸运所眷顾,大难不死,总而言之我认为宗大伟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有勇有谋的外交官。
成朗:从青涩走向成熟
成朗这个人物在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不太成熟的形象。他在和边境官交涉时并不像宗大伟那样老成稳重,在穿行沙漠中也强烈反对宗大伟为维持队伍的所说的善意的谎言。然而,在他接进队伍时,他才真正明白了些事情,逐渐成长,到了最后,他也认可了善意的谎言,并果断利用断电的摄像机救下宗大伟一命。
国家:决不放弃每一个人
电影是有真实原型的。这就是2011年利比亚撤侨。当时一个公司的总裁直言:“我从未这么需要过祖国”。为了接走每一个人,国家甚至派出了“徐州号”军舰接在利华侨。整个行动共撤出了万多华侨,体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落慕:此生无悔入华夏
生在红旗飘扬的土地是我们的幸运。在世界局势动荡时,我们能生活在和平幸福中,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国家作为后盾,而这个国家,还有千千万万“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谁护发展。
赞日: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回顾假期里的精彩,是为了让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有所期待而勇毅前行。愿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志存高远、奋发“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