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 不要错把羞辱当教育
蔡中元心理老师说
近日,重庆一11岁男孩,因为不写作业还顶嘴,在公交车上被母亲扒掉衣服裤子,全身只剩下一条裤头和一双袜子,面对一车乘客,一直坐到终点站。乘客中有人看热闹拍照,有人报了警,最终警察找到了孩子,经过给孩子母亲反复做思想工作,平息了这场家庭冲突。
此新闻事件中的家长用极尽羞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种极端方式很少见,但我们可以在许多家庭和学校里看到它若隐若现的影子。
我们很习惯用让孩子产生痛苦的方式来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体罚是一种让孩子产生生理上痛苦的方式,羞辱则是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痛苦。产生痛苦的孩子,就像碰到火炉烫伤爪子的猫,下次它只需要记得这个深刻教训不必再次被烫伤就知道不要伸出爪子。
生理上的伤口总会愈合,然而心理上的痛苦却愈久弥新。
羞辱式教育以各种各样隐晦的面目出现。比如,学习不甚理想的孩子遭受父母的责备“你就是娇生惯养,这么一点点辛苦就受不了。”,“丢不丢人啊,数学才考90分。” 但凡懂一丁点教育,有基本同理心的家长和老师都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劈头盖脸地对孩子进行如此人格上的侮辱。温和委婉一些的父母可能会这样告诉学习有所懈怠的孩子“父母賺钱很辛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之类的话唤醒孩子的愧疚感和羞耻心“绑架”孩子的言行。
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看似“正常”的生活情景中潜藏着的羞辱伤害。比如,一个大人逗幼小的孩子玩说“羞羞脸,长这么大了还在穿开裆裤,小鸟鸟都让人看见了。”当小孩为此感到羞耻而姿态扭捏的时候,大人们却觉得孩子样子有趣而开怀大笑。这些大人们并无恶意,但却足够愚蠢。足够严重的愚蠢与恶意是不可区分的。对于教育常识的极端无知,与对孩子的严重恶意,同样是不可区分的。
羞辱式教育造成严重的后果在于,给孩子制造了一种强烈的心理痛苦——羞耻感。要明白羞耻这种情绪的巨大杀伤力,我拿一个参照物来——内疚感与羞耻感做对比。内疚和羞耻常常被混为一谈,它们就像异卵双生的双胞胎,有着双胞胎的名义却只是同时出生的亲兄弟。
举个事例:我在路上边吃香蕉边走路,吃完之后看四下无人随手一扔,结果后面跟上的一个老奶奶踩到了滑了一跤,我感到很内疚,这时旁边楼上响起了责骂声,原来楼上有很多人看见了这件事,我感到很羞耻。
由事例可见:
内疚关注的是行为,我做错事了。
羞耻关注的是自我,我被大家看到了。
内疚是别人受到伤害,我内疚是因为我对别人做了错事。
羞耻是自己受到伤害,别人责骂我,我心理受到伤害。
内疚的时候是事错了。
羞耻的时候是人错了。
内疚有激励作用,感到内疚会倾向于做出补偿行为。
羞耻有抑制作用,感到羞耻会倾向于回避问题。
我们很容易看出羞耻感造成的伤害更大,把问题归咎于自身的错误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心理痛苦。羞耻带来的伤害还不止于此,事错了我们可以纠正,人错了我们总不能换个灵魂?所以羞耻所带来的自罪感会特别持久,内疚的人弥补事情所带来的损失,内疚感就消失了。羞耻的人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去修补自己,因为你找不到灵魂的裂缝在哪里。羞耻就如一种不可逆转、永无止境的状态。
总之,当我们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制造羞耻感,这种感觉不仅令人痛苦,而且相当持久,还会强化孩子回避问题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