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青春期现象or心理问题,如何判断?
当孩子迈入青春期,很多父母会疑惑,孩子与往常不同的一些行为,是正常的青春期现象还是心理问题呢?
怎么判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
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观察:
1、孩子是否有行为上突然的改变,比如突然的沉默,不愿上学,离家出走等;
2、孩子是否有攻击性行为,比如打架、敌意、偷盗等;
3、是否有明显或者隐蔽的自残或自伤行为;
4、情绪持续低落,焦虑、脆弱等。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观察,如果以上的行为或者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发展程度逐渐加深,就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在青少年的所有异常行为中,自残、自伤甚至自杀行为是父母最担心发生的。有数据表明,在我国自杀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50%~70%左右,自杀的平均年龄仅为22.5岁,自杀群体低龄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青少年的自伤、自残是很隐蔽的,当被发现的时候,伤害已经发生,这需要父母日常多关注孩子的行为、情绪变化, 多陪伴,多沟通,早发现,早干预。
当青少年自残时,尤其不要责备孩子,他们极有可能在家庭或者学校等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他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这是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刻。
通过自我伤害来获得他人的关注,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孩子所生活的系统“生病”了,比如家庭系统,父母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孩子个体的问题,更需要被纳入到一个更广泛的系统中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