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俗系列之一:腊八节
年俗因地域的不同而各有千秋。我这里要说的是我家乡的年俗,而且是乡下的年俗。在我的感觉中,去乡下过年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年味儿。可年俗究竟从哪里说起才好呢?想一想,还是应该从腊八节这天说起。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家乡流传的这句顺口溜里可以看出,乡下的年大抵是从腊八节这天就开始切入正题了。当然乡下也有“进了腊月就是年”的说法,但由于腊八节之前的七天里,几乎还没有什么过年的实际内容,所以农人们通常都是从腊八节这天才开始进行有关过年的活动。
顺口溜里之所以要劝告“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在我看来,多半是因为早年间生活不好,一年到头,小孩子们也很难吃到什么可口的东西,而只有到了过年的那些日子里才可以享受到一些糖果、瓜子、花生以及爆米花之类的口福。因此,在这句顺口溜里,透露着过去大人们对孩子们的一种安抚和对以前困苦生活的无奈。
腊八节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最主要的莫过于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来历,我曾经在《腊八节随笔》里提到过,这里不复累述。腊八粥的构成主要是一些米和豆,如大米、糯米、小黄米、黑米、高粱米、豇豆、黑豆、红小豆、花生、红枣等等。煮腊八粥之前先要把这些米和豆用水淘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用小火煮到烂熟,如果家里人喜欢吃甜,那么在出锅前可以再放进一些白糖,这样一锅腊八粥就做成了。做腊八粥时不能加水太多,做得稠一些才好喝。当然水太少了也容易糊锅,因为长时间的熬煮,被蒸发掉的水分也不少,所以用水的多少全在个人把握。
其实我小时候喝的腊八粥里并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么多成分,那时生活艰难,母亲做的腊八粥里只有少量的小米、高粱以及几颗花生米、红枣之类,有时甚至还要放进去一些玉米粒儿来充充数,但即使这样,熬出来的粥也常常是稀的。现在随着生活好转,人们熬的腊八粥里已经加进了不少新成分,像薏米、香米、莲子、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等都出现在了腊八粥里。现在的腊八粥熬好了甚至比超市里买来的那种罐装八宝粥都好喝。
腊八粥一般都是在早上喝。我小时候住乡下,每年腊月初八这天,母亲都是早早起来,轻手轻脚地下炕去烧火做饭。由于熬腊八粥要用小火,所以她一般都连风箱也不用。当我们兄妹几个从炕上爬起来的时候,母亲早已经把腊八粥煮好了。我们每个人用大碗盛了,再就着咸菜吃上几块热地瓜,那细细的汗珠也就从额头上冒了出来,上学的路上一路都感觉不到冷。现在想想,人们安排在早上喝腊八粥,大概也有暖身子的意思吧。试想,在寒冬腊月里,大清早起来美美的喝上一顿粘稠的腊八粥,肯定能迅速驱走身上的寒意。
腊八节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腌腊八蒜。北方人喜食生大蒜,即使在冬天,也有许多人吃得津津有味,这一点与南方人截然不同。我们平时吃大蒜一般就是剥了皮直接吃,也或者捣成蒜泥再吃,而偏偏到了腊八节这天,人们都要把一些大蒜腌起来,留待以后食用。
腌腊八蒜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把蒜瓣剥去皮,然后用醋泡在一只玻璃瓶或者坛子里封好口就完事了。也有人会加进少量的白糖,将来吃起来会感到酸甜可口。腊八蒜与一般大蒜不同的是,经过米醋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它的颜色会变绿,看上去简直就像翡翠一般。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我没研究过,总之看上去特别养眼,据说这经过腌制后的大蒜还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呢。
家乡年俗系列之二:过小年
过了腊八节之后,接下来的一个节日就是“小年”了。
我们乡下过小年是在农历腊月廿三,听说也有在腊月廿四这天过的,但不多见。这个节日在我老家也叫“辞灶”,意思就是与灶王爷暂时辞别,因为他老人家要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
传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他常年住在百姓家里,主管饮食起居,所以家家都供奉他。供奉灶王爷的地方一般在灶台旁边,那个位置向来为他个人所专用。
每年腊月廿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新“请”来的灶王爷画像贴在灶台旁边的墙上。灶王像是一张彩印的木版年画,我们这里的灶王像多出自杨家埠,大概也是因为地利之便吧。灶王像的最上端都印有一个骑着马的人物图案,那就是所谓的“灶马”了。“灶马”不能一块儿贴上去,需要剪下来留到晚上烧纸的时候一起烧掉,烧掉之后就意味着灶王爷骑着宝马上天了。
灶王像上的内容除了灶王爷之外,上半部分是一些文字,记载着当年的时令节气和一些神灵的方位。例如“财神正东”、“喜神西南”、“太岁东北”等等,这为老百姓来年居家过日子提供了一些基本指导。如灶王像上写着“财神正东”,那么过年迎财神时就应该朝着东方;如果上面写着“太岁东北”,那么来年就不要在居家的东北方向搞土木建筑,以免招来灾祸。以前的人们很迷信,所以特别在意这种提醒。记得我小时候,大人们要求除夕这天睡觉也要讲究方向,尽量避免起床的时候正冲着太岁的方位……
画像上还有几句表示天气的提示,昭示着来年究竟是风调雨顺还是旱涝不均。如“九龙治水”就预示着将来是一个旱年。小时候不懂,就问母亲,母亲向我解释:“俗话说‘人多了乱,龙多了旱,母鸡多了不下蛋……’治水的龙太多了,反而都不负责任,于是就没有雨下,所以明年就旱。治水的龙要不多不少,三四条就够了。”看来这些神灵也有推诿扯皮的时候啊。尽管灶王像上的这些提醒未必有科学依据,但却展现着农耕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膜拜。
在墙上贴灶王像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不能贴得太正,要贴得稍微斜一点儿才好。一般是靠近房梁的那一端略微低一些,因为“梁”与“粮”同音,所以略低的那一端表示扛着“梁”,寓意就是“扛粮”,这可是灶王爷年关时最要紧的一项工作。小时候不知道这里面的规矩,有一次还提醒母亲:“娘,你看你,把灶王都贴歪了。”娘嗔怪我:“小孩子不懂事,别胡说八道!”
辞灶通常是在晚饭时分进行,吃饺子、放鞭炮必不可少。饺子出锅后,先要把第一碗饺子供奉在灶王爷面前,与此同时,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点燃一挂鞭炮……给灶王爷的供品除了饺子,还有一些水果、点心之类,多是些甜食,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算是糖瓜了。糖瓜是用麦芽糖制成的一种食品,吃在嘴里又甜又粘,用力嚼几下,甚至会把牙齿粘住而张不开口。人们让灶王爷吃糖瓜的目的是想把他老人家的嘴粘住,免得他到天上汇报工作时说出一些孬话来。又因为水果、点心之类的供品都是甜食,所以即使他要说,也不会把话说得差到哪里去了。所谓“上天言好事”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祭灶仪式通常由家庭主妇来完成。这么多年来,母亲一向当仁不让,她做起这件事来既虔诚又细致。供品摆好后,她就开始焚香烧纸,烧纸的时候她不会忘了把那个剪下的“灶马”放在火堆里一起烧掉,她说这样一来,灶王爷就在烟雾缭绕中去天宫了。每年进了腊月门儿,母亲就会用各种彩纸叠许多金锞元宝,每次烧纸都会放进去几个。当然,这里面也有灶王爷的一份儿。
祭灶时,母亲总是念念有词,内容多是嘱咐灶王爷到了天上要多说好话,多扛一些钱粮回来,再就是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等等……母亲念叨这些的时候声音并不大,所以我一直也没听明白她具体说了些啥。
据说,灶王爷从腊月廿三离开家之后,一个礼拜就会返回,那时候就正好是年除夕了。他将带回满口袋的钱粮,与一家人欢欢乐乐地过大年……
家乡年俗系列之三:忙年
乡下过年,总是庄重而热烈。忙年虽没有一个具体的仪式,但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在乡亲们心中,旧历新年一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为了把年过好,是一定要忙活一番的。在这个过程中,乡亲们主要是做一些过年的准备工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这是流行在广大北方地区的一段忙年顺口溜。在我的乡下老家,上述工作大致相同,但顺序上却已不甚严格。
其实进了腊月门儿,忙年就开始了,只是越接近年根儿,才越显得忙活。忙年之初,主要体现在购物上,而购物,又主要是体现在赶集上。
乡下把腊月里的集市叫做“年集”,年集上各色货物一应俱全,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往往一直从清早赶到天黑。像一些干货、大料、白酒、粉条、蜡烛香火、锅碗瓢盆等易于存放的用品,乡亲们会早早备下,以免拖到年根底儿价格会上涨。过去人们把年前最后一个年集称作“穷汉集”、“懒汉集”,意思就是说有些人或穷或懒,只有挨到最后一天才不得不去置办一点过年的东西。
你可别小看这赶年集,购物其实也很有讲究。譬如说碗筷吧,不管家里缺不缺,人们也要象征性地添置上些,而且一定要买个双数。后来我才弄明白:增加碗筷是希望来年家里添丁增人,比如娶媳妇、生孩子;买个双数是为了“好事成双”;“筷子”寓意为“快快生子”……另外,高条香买几把,大蜡烛买几根,烧纸买几刀,春联买几副,也大致有一定之规。
小年过后,忙年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过去的人们日子过得穷,多数家庭没有冰箱,只有到了这时候,才开始备置一些鸡鸭鱼肉之类的年货,买回来放在室外背阴处,利用隆冬季节的寒冷天气存放着。除此之外,就是做一些洒扫庭除和煎炒烹炸工作了。
辞旧岁,迎新年,扫屋子家家都要进行。乡亲们为图过年吉利,过去连扫屋子也要找个“好日子”。“好日子”通常按着黄历上来,指的是没有任何禁忌的一天。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太顾忌这个,找个没有风雪的晴好天气,就把里里外外彻底打扫干净了。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把窗户、大门都重新油漆一遍,看上去会更加光鲜靓丽。
与此同时,就是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就面食来讲,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饽饽,二是年糕。饽饽是一种半球形的面食,家家户户都会用最好的面粉来做。由于饽饽是过年时的当家主食,所以人口多、亲戚多的家庭,常常要蒸很多,有的甚至要蒸二、三百个,这样一来,整个正月里就不用再忙着做干粮了。年糕用黍米粉做成。黍米面和好之后,再在上面按几颗红枣,放在锅里蒸熟即可。出锅的年糕呈金黄色,几颗红枣点缀其上,煞是好看。年糕须趁热吃,吃在嘴里会感到又甜又黏,而冷却的年糕是没法儿吃的,这与南方的糯米年糕比起来,无论是做法还是吃法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年糕取“年年升高”之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时候家里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常常被主妇们调派着杀鸡宰鱼,炸藕盒、炸鸡块、炸鱼段、炖猪头、煮猪蹄……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飘荡着一股股香味。人们之所以要把这些食物在年前都忙着准备好,就是想着在年后吃的时候方便一些。那时候亲戚们已经开始互相串门儿,客人们来了后,因为手下有了几个现成菜,也就不至于手忙脚乱了。
等终于到了年三十儿,忙年也就基本结束了。这时家家便又响起了剁饺子馅的声音,新的一年就要到了……
家乡年俗系列之四:年除夕(上)
捞晨饭
在乡下老家,狭义上的过年,指的就是过除夕。因此,除夕这天格外忙活。
大清早起来,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捞晨饭”。“晨”与“陈”谐音,“捞晨饭”亦即“捞陈饭”,此处的“陈”字取“陈旧、陈积”之意。《荀子·富国》篇里有“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之句,其意一也。
具体做法是,先从粮仓里挖一瓢小米放到锅里用温水焯一遍,然后捞出来盛到碗里,一直堆成塔尖状,再在小米上面点缀几颗红枣。“捞晨(陈)饭”寓意家里有余粮,是人们对富足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随后的几天里,这碗被“捞”出的“晨(陈)饭”会一直被当作供品摆在桌上。但由于被水浸过的米盛在碗里过几天会坏掉,所以这些年人们把“捞晨饭”的内容进行了简化,多数人家都是直接盛一碗小米摆到桌上就完事,把“捞”的过程也给省略了。
在乡下,过年期间的每一项重要活动几乎都离不开鸣放鞭炮,“捞晨(陈)饭”自然也概莫能外。于是每年除夕的早晨,村里都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这时候想睡个懒觉也不可能了……
贴春联 挂门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可知,至少在唐宋时期,人们就有了过年时在门上贴挂桃符的习俗。古人迷信,贴挂桃符只是为了避邪消灾,而今天的春联正是从桃符演变而来的。所不同的是,那时人们挂桃符是在新年当天,而现在是在除夕。
除夕这天上午,把院子内外再作最后一番清扫之后,就要准备贴春联。乡下贴春联都是自己熬浆糊,先把一捧小麦面粉放进冷水里搅匀,然后就开始上锅熬,等水开之后,锅里的糊糊便有了粘度,这时就可以用来贴春联了。
贴春联是男人的事情,一般由家里的大人领着男孩子们来完成。顺序是先从大门贴起,然后再贴堂屋门和偏房门。乡下农家的厕所大都在院子的一角,有一间房子大小,同时还兼做猪圈,虽然也有个像样的门口,但是那里不贴对联,只在门上贴一个写着“六畜兴旺”的竖条红幅。其实现在农村里已经很少有在家里养牲畜的了,但对“六畜兴旺”的祈愿却一直没变。
除了贴春联,还要在家里贴“福”字。大一点的“福”字一般贴在房屋外墙的空白处,小一点的就贴在粮囤、水井、水缸、咸菜瓮等地方。家里有车的,也要贴上个小一点的“福”字以图吉利。记得我小时候,有的农家过年时贴的是“春”字,以示迎接春天的到来,可现在几乎清一色都在贴“福”字。
另外,各家各户还会在大门口外贴一个写有“出门见喜”的竖条红幅,这个竖条幅要正对着自家大门口,所以通常都是贴在前一户人家的后墙上。
贴春联是没有日子可以挑选的,只能在除夕上午进行。有时除夕当天太冷,就要等到临近中午气温上升了再贴,否则熬好的浆糊会因为结冰而失去粘性。当然也有心急的人家会趁着浆糊还没凉下来,赶紧就把春联贴上了……
“贴春联,挂门钱,欢欢喜喜过大年。”在贴春联的同时,多数人家还要挂门钱。
门钱也叫“过门钱”,是用镂空方法在一些彩纸上裁出的长方形图案。门钱长不盈尺,宽不足拃,上面有“福”字、“万”字、方孔钱币等图案,花花绿绿的非常好看。门钱都是从年集上买,很少有自家制作的。
说是挂门钱,其实也是贴上去的,而且主要是贴在门楣上。由于现在有些农户的院门上并没有门楣,所以挂门钱这种习俗也就不如贴春联那样普遍了。
门钱不可随意乱贴,其中也有一定的规矩。通常是黄色的门钱贴在门楣正中间,红、绿两色居左,粉、蓝两色居右。因为传统上认为黄色最为显贵,所以它必须居中,只有这样贴,才象征着门丁兴旺,富贵安康。
五彩的门钱贴好之后,会随着冬日的寒风翩翩起舞,再加上崭新的春联分列大门两边,那种喜庆的过年气氛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在我的家乡,贴春联和挂门钱只有一种禁忌,那就是当年办过丧事的人家,过年时这两样东西都不能贴。当你拜年时冷不丁看到谁家门上少了这两样东西,那就说明,在过去的一年中,这户人家一定有人过世了。
家乡年俗系列之四:年除夕(中)
挂家堂
除夕这天是比较忙的,上午贴好春联和过门钱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挂家堂。
在我的乡下老家,过年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挂家堂。家堂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轴子”,它其实就是一幅画儿,但又与一般的画有所不同。因为一般的画通常画一些人物、山水、花鸟之类,而家堂上除了画有长袍大褂的古代人物以及象征长寿吉祥的鹤、鹿等动物外,还有一大块地方是空白表格,里面填写着已故先人的名字,所以看上去更像一张小型的家谱。家堂上通常还书有一些诸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小对联,这也与普通的年画截然不同。
家堂一挂起来,便感觉年真的到了。按照乡下的旧俗,挂家堂这差事是在除夕这天由家里的男人来完成的。挂家堂之前,先要把手洗干净,然后怀着虔诚的态度,恭恭敬敬地将家堂挂于堂屋正北的墙上。自从父亲上了年纪,我们家每年挂家堂这事儿便都是由我来完成了。除夕这天吃过午饭,我便把尘封了一年的家堂取出来,小心翼翼地揭去外面的包装纸,慢慢地将它展开,然后在母亲和媳妇剁肉馅的“砰砰”声里把它高高的挂起来……除了挂家堂之外,还要将两个长条幅的“配轴”分挂在家堂的左右两侧,配轴上也画着一些象征高洁、吉祥、富贵之类的花卉,如牡丹、梅花、荷花等等。
在我童年时,过年是不挂家堂的,因为那时候挂家堂会被认为是搞封建迷信活动,所以人们只能放几个鞭炮,吃几顿饺子就算把年过了。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好转和对乡土文化的重视,挂家堂这种民俗才又逐渐恢复起来。现如今,大年初一随便到哪一家去拜年,都会看到庄重高雅而又不失喜庆的家堂挂在堂屋里。
家堂每年只挂一次,从除夕这天挂上,一般到年初二就收起来了。尽管使用率不高,但年岁久了也会破损。我记得我家那幅家堂挂了二十多年,后来陈旧了,父亲便又去赶集“请”了一幅。母亲对我说,换新家堂时不能说“买”,一定要说“请”才行。看来这里面讲究还是挺多的。
由于家堂上记录着祖先们的名字,所以挂家堂这种民俗体现着后人对先人们的缅怀之情,也是后人向先人们展示如今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除夕上坟
家堂挂好之后,接下来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去上坟。在我们乡下,除夕这一天去上坟也叫做“请影”。“请影”须由家族里的男人们一起去,而且一定要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完成。所以每年除夕的下午,田间的小路上、墓地里,到处是一群群“请影”的男人们。
“请影”的意思就是要把那些已经过世的列祖列宗们请回家过年。因此,除夕这天去上坟,除了带着纸钱香火之外,还要多带上几挂鞭炮。
到了墓地里,先把自家祖坟上换上一张新的坟头纸,然后就开始焚烧纸钱,把香插在坟前,让它自己慢慢的燃烧。与此同时,孩子们就点燃带来的鞭炮,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过之后,所有的男人们便一齐跪倒,一边磕三个头,一边在嘴里喊上句“请老爷老妈回家过年”。“老爷老妈”是我们乡下对所有已经过世的祖先们的俗称,这样喊过之后,就意味着他们都踏上回家的路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或者耕地调整,有的祖坟已经被荡平,这样一来,上坟的时候就只能根据大体位置来烧纸了。烧纸前,要在地面上象征性的压一张新的坟头纸,然后再围着“坟头”画一个大圆圈,纸钱就烧在这个大圆圈里。据说画这个圆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送给祖先的纸钱被阴间一些孤魂野鬼抢了去。看来阴间的社会治安也并不太平啊。
“请影”仪式举行完后,所有的男人便都赶紧回到家里,然后在家堂前面焚上三炷香。为了图吉利,从那一刻起,诸如“完了”、“坏了”之类的词语就不能再随便出口了。有时候家里人一不小心打碎了个杯盘之类的餐具,就要赶紧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以次来冲淡因失手而带来的不快。
在男人们忙着挂家堂、上祖坟的同时,家里的女人们也一刻未能稍停,她们正忙着准备供品或者剁馅包饺子。在我们乡下,传统的供品里是必须有鱼的,因为它象征着“年年有(鱼)余”,而饺子又是过年时的主要食物,所以家家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除了鱼、肉之类的供品一直摆在桌上不动之外,每次新煮出来的饺子,也都要在供桌上摆上两碗……
毕竟是阴阳两隔,所以请回来过年的祖先们是不能一直呆在家里的,于是乡下的年俗里还安排了一个送别祖先们的仪式,我们这里管它叫“送影”。
“送影”虽然不是除夕当天的活动,但因为它与“请影”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我在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
“送影”仪式在时间上不太统一,初一上午、下午和初二上午、下午都有进行的。从我记事时起,我们村里的人们都是在初二下午进行,而且会在太阳落山之前举行完毕。
“送影”不必出村,通常就在一条出村的大路上进行。“送影”之前,家里先要把煮好的饺子再次摆上供桌,点起蜡烛香火,并在供桌前焚烧一些纸钱。此项活动通常由家里的长者进行,他一边进行一边还要不断地念叨一些“保佑全家顺利平安”之类的话语。这些仪式在家里举行完后,全家人就一起来到门外的大路上,再次焚烧纸钱,点然鞭炮,送列祖列宗们上路……所有的男人们还要跪倒在地,朝着先人们“离去”的方向磕三个头。
这些年,“送影”仪式越来越有规模,血缘关系较近的几个家族通常会一起进行,所以光鞭炮就要燃放好长时间,不同家族之间大有比赛之势。磕头的时候,所有的男人们一跪一大片,看上去十分壮观。
“请影”和“送影”仪式,代表着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多少年来,除“文革”期间遭到过削弱之外,其它年头里,人们都是如法进行,毕恭毕敬。
年初二“送影”之后,各家的家堂就立即撤了下来。因为过了初二,出嫁的女人就有回娘家的了,而按照这里的风俗,嫁出去的闺女是不能够再看娘家的家堂的。不过我总觉得,这个禁忌里多少还是有些歧视女人的意味。
家乡年俗系列之四:年除夕(下)
请财神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请财神的仪式和时间上差异很大,就我家乡来讲,请财神仪式是在年除夕晚饭后进行,而且通常以单个家庭为单位,鲜见有整个家族一起请的。
除夕的晚饭千篇一律,都是吃饺子。饺子下肚之后,家里的男人们就要去请财神了。冬日天短,晚饭之后已是黑灯瞎火,所以请财神仪式常常是摸黑进行。
仪式并不复杂,只需带上些纸钱和鞭炮,来到家门外的大路上,朝着财神所在的方位焚烧掉燃放掉即可,当然,跪下磕个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念上句“请财神到我家过年”之类的话语。至于说到财神的方位,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它为什么每年都要发生变化,我想这大概跟它所对应的星宿有关系吧。财神的方位可以从祭灶时贴在灶台上方的那张灶王像上查到,看清楚后,就可以直接朝着那个方向去迎接了。
财神请到后,就回到家中供奉财神的屋子,在财神挂像前点上香火。财神前焚香与别处有所不同,其它地方都烧三炷,而这里却是五炷,我小时候听说,五炷香象征着“五路财神”。
财神在民间信仰中有文武之分。文财神多指比干和范蠡,武财神多指关羽和赵公明。我们乡下大多供奉赵公元帅赵公明,这是我从观察神像中得知的,因为在他的画像周围还有四个人物,我想这应该就是《封神演义》中说到的由他统领的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位神仙了。他们五人合在一处,也正好吻合了我小时候听来的“五路财神”之说。
值得一提的是,财神是只请不送的。有些做买卖的农户家里常年都供奉着财神,一年当中的大小节日都会烧香祭拜一下。那么财神既然常驻家中,为何还要年年去请呢?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年夜与年夜饭
家乡的年夜饭是清一色的饺子,而且一个晚上就要吃两顿。第一顿就是当天的晚饭,在一阵鞭炮声中,饺子出锅。最先盛出来的饺子要摆到供奉祖先的桌上,同时要在桌上焚香,桌前烧纸。待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一家人方可坐下来用餐。
第二顿饺子才是名副其实的年夜饭,但同样是吃饺子,内容和仪式却大有不同。这顿饺子一般在午夜时分吃,那一刻才被乡亲们认为是真正在“过年”。
记得小时候举行“过年”仪式,有时在上半夜,有时在下半夜,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时辰的吉凶来定。究竟在哪个时辰“过年”更吉利,通常是白天先请教一下家族里的长者。至于他是如何知道的,我就不清楚了。那时候农户家里都没有电视,如果是上半夜“过年”吉利,那就在晚饭后不久进行,仪式完毕之后便早早睡觉;如果下半夜“过年”吉利,那就先睡觉,下半夜再起来进行。守岁都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是熬不住的。
近些年,“过年”仪式基本上都改在了午夜进行,春晚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家人就开始忙活着煮饺子。年夜饺子与平时吃的饺子所不同的是,其中一部分包进了硬币和红枣,吃到硬币象征着来年发财,吃到红枣象征着来年生活甜蜜……
最为复杂的当属诸多仪式和禁忌。
就禁忌来讲,首先是大年夜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即使讲好话,也不能大呼小叫;其次是水缸要满,锅里要添上水,箅子上要放上块年糕或豆腐“压锅”,灶前也不能空着,要堆上些煤或者柴禾,家里每个人的兜里还要揣上点儿钱……所有这些做法,都象征着与饮食起居有关的东西连年有余;另外,大年夜里灯不能熄,门不能锁,据说是为了祖先们互相串门儿拜年。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早已用上了电,但大年夜还是要点上蜡烛,那一夜,电灯反而成了辅助照明工具。
通常在吃年夜饭之前,没重要事情是不到院子里去的,据说大年夜里诸多凶神恶鬼(当然也包括传说中的“年”)会骚扰农家,人们这样做是为了趋利避害。煮年夜饺子之前,先要点上几个炮仗扔到院里,“啪啪”几声响过之后,就表示吓跑了所有的恶鬼……从那时起,人们才可以到院子里走动。饺子出锅之时还要在院里放一挂最响的鞭炮。对于午夜的这挂鞭炮,每家每户都特别在意。如果能够很流畅的响完,就预示着来年一切顺利,如果响到中途突然卡了壳,那么这家人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压力……所以最好的鞭炮往往都是留在年夜里燃放。
祭拜仪式也很繁琐。“过年”时刻需要祭祀的神灵很多,除了祭拜祖先外,还要祭拜灶王爷、财神爷以及各路天神。
灶王爷从腊月廿三去天庭汇报工作,历时七天,至大年夜返回与家人一起过年,所以要在他面前焚香烧纸。财神爷主管着一家人来年的收入,人们自然也不敢怠慢,而且尤其重视,除了烧些纸钱香火,还要把事先叠好的金锞元宝之类奉献给他。对于所有的天神,都是在院子里祭拜。院内放一张桌子,摆上饺子、饽饽等供品,然后把家里最高的那一捆香(通常有80公分左右)一起点燃,再于桌前烧上一大堆纸钱……
除了祭拜这些冥冥中的神灵,人们还会在那一刻对现实中与自家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物件如汽车、大型机械、水井等进行祭拜。这些祭拜仪式同样都离不开焚香烧纸,磕头作揖,口诵吉言……
我小的时候,对这些祭拜仪式感到很神秘,而且敬畏有加。等长大以后才逐渐明白,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福,对福寿平安的一种期盼,对五谷丰登的一种向往,是人们对农耕时代祭祀习俗延续和发展……随着父母年事日高,手脚也变得不太利落,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就主动去帮着他们。毕竟是在三更半夜动烟火,安全还是最重要的。我这样去做,自己也放心了,父母也高兴了,过年不就是为图个其乐融融吗?
所有祭拜仪式都结束后,晚辈就开始给长辈们磕头了。自我懂事起,我每年都会在大年夜给父母磕头,以表示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激。结婚后,妻子也跟我一起给父母磕头,虽然父母每次都拦着不让她跪下,但头还是在几番推让之中磕完了。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只有过门的媳妇才能磕头,未出阁的闺女是从来不磕头的,有俗语道“闺女的头贵如牛”,于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因此而享有豁免权。
头磕过,年夜饭吃过,家中的老人就会给小辈们“开赏”,也就是给压岁钱。一般刚过门的新媳妇,在第一年给公婆磕头时也会得到压岁钱,再往后,每年的磕头就成了一种礼节。而孙辈们,只要是过年,爷爷奶奶从不会让他们的希望落空。
最后剩下来的时间里,人们会把新衣服准备好,稍事休息,就等着初一早晨穿上去拜年了……
家乡年俗系列之五:拜年与走亲戚
拜年
拜年的习俗各地都有,我们家乡自然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起个大早,同一家族里的弟兄们便结成团队,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一起到同姓、近邻或平时交好的乡亲们家里去拜年了。晨曦中,村里每条大街上都是一拨拨赶着去拜年的人们,有些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平时根本就见不到面,这时候也会出现在人群中,偶尔遇见了,赶忙相互问声“过年好”。
拜年大体上也是有个先后顺序的。通常是先到与自家血缘关系最近的伯伯叔叔、堂伯堂叔家里去,然后再到其他人家里去。我们这里拜年不光问一声“过年好”就完事,去长辈家里拜年,须得跪下磕头。初一早晨,几乎每户人家的堂屋地上都铺着席子或垫子,那是为了防止地上的泥土弄脏了前来磕头的晚辈们的新裤子。尽管如此,由于多次跪下磕头,膝盖处也难免要沾上一些灰尘,于是有人初一早晨干脆就先不穿新裤子,直到把所有该磕的头磕完之后,再回到家里换上新衣服。
初一去磕头拜年是一种礼节,长辈们一般不必给前来的磕头晚辈们发压岁钱,只需准备些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食物招待一下就可以了。记得小时候生活艰难,一年到头吃不到稀罕东西,初一跟着大人去拜年,往往会得到不少水果糖、爆米花,回来时,兜里都会被塞得满满的。现在的孩子们好东西都吃腻了,拜年的时候,再也不为这些东西所吸引……
除了男人结伴去拜年,女人们也同样如此,她们通常是妯娌一伙,姑娘一伙,拜年的路线和顺序与男人们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媳妇们拜年时要磕头,而姑娘们不必磕头,只需问声好就行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中还都是一条条的胡同,拜年时比较省时省力,几条胡同串下来,年就拜完了。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新房子一片片盖起来,胡同被拆除,村子被扩大,人们住得也不再集中,拜年的范围于是变得“点多、线长、面广”,这时候,我们的拜年也就成了“急行军”,当全部拜下来之后,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近几年,家乡的拜年仪式也在慢慢发生着变革,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磕头这种礼节被逐渐淡化,很多人家都推让着前来拜年的人们不要再跪下磕头了……
走亲戚
过了年初一,从初二开始便要去走亲戚了。走亲戚也是拜年形式的一种,与年初一拜年不同,走亲戚一般都要住下吃顿饭、喝顿酒。
“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拜丈母……”多少年来,我们乡下走亲戚都是按照这个顺序。因此初二那天走在乡间道路上的,毫无疑问都是外甥,那是他们去给姥姥姥爷、舅舅妗子们拜年;初三那天,有姑姑的就去姑姑家,没有姑姑的,就去了姨妈家;到了初四或初五,为人夫婿者,便携妻将子一起去岳父母家拜年……
有些人家由于亲戚多,所以在年后的几天里,天天要迎来送往,不是在家待客,就是外出拜年,忙得是不亦乐乎。
到亲戚家拜年,需要先给长辈们磕头,而亲戚家的长辈,自然也会给晚辈中的小孩们发些压岁钱。记得小时候,亲戚们家里都不宽裕,有时甚至只能得到5毛压岁钱,但即使那样少,心里也常常会美得不行……
走亲戚自然不能空着手,总要带上些礼物才行。现在人们都是带着大包小包,而且会全部留下。以前可不行,我刚记事的时候,人们走亲戚带的还只是几个白面饽饽。由于那时几乎没人吃得起细面,所以用细面蒸的饽饽便成了稀罕物,走亲戚时用竹筐挎上几个,没人会笑话你寒酸。即使就那样只带着几个饽饽,亲戚家也往往不会留下,最后主客双方还经常会为了礼物的留与不留而推让好长时间……再后来,生活逐渐好转,人们走亲戚时开始带一些饼干、蛋糕、罐头、水果之类的礼物,发展到今天,乡亲们走亲戚时带的礼物已经是整箱的酒水、整箱的水果、鸡蛋、牛奶以及各类速冻或者真空包装食品。
亲戚家待客,从来是竭尽所能,一定要让客人吃好喝好。过去人们都穷,一年到头不舍得吃肉,所以姥姥家那大肥的猪肉味道便深深地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为什么我们小时候都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饕餮大餐,才能得到压岁钱,才能穿崭新的衣服……今天的小孩子为什么对过年没有那么多期盼了?那是因为他们平时不缺吃、不缺穿,又有零钱花,他们的日子已经天天像过年!
过去走亲戚,那可是名副其实的“走”,因为很少人家里有自行车。即使有一辆,也都坐得满满的,通常是男人骑在中间,前面坐一个孩子,后面驮着媳妇,媳妇怀里再抱一个孩子。而那些亲戚家在邻村的,大都是步行着去串门儿。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走亲戚几乎看不到骑自行车的了。经济状况好点的家庭,已经有了轿车、面包车,再不济,也有摩托车、电动车,还有的直接开着农用车就上路了……从初二开始,乡村道路上的大车小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简直成了一道风景。
过年走亲戚这种风俗不知始于何时,至今仍长盛不衰,它体现着国人对亲情的重视,也成了过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大家平时都忙,亲戚之间常常疏于走动,有事也就是打个电话而已,唯有到了过年,是一定要登门拜访的,你若是不去,说不定就被亲戚怪罪了下来……
家乡年俗系列之六:年后的几个节日
过完春节,正月里最大的节日自然是元宵节(将另文叙述),但除了元宵节外,还有几个节日在我们家乡也比较重视。
乡间有句民谚: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好天收芝麻……每年除夕过完,从大年初一开始,老人们便会瞅着天气念叨这些谚语。从这些谚语里可以看出,元宵节之前的那些日子,每天都对应着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譬如说,初一是“鸡日”,如果当天天气晴好,就意味着这一年养鸡会比较容易成功,不会发生瘟疫。初二是“狗日”,如果那天天气好,就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家犬不会有灾病……不过在我看来,这里面应该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尽管每天都是一个“节日”,但人们大多也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只有到了初五,才过一下“马日”。民间把“马日”叫做“五马日”,至于为什么把“马日”定在初五,似乎没人解释得清楚。我自己猜想,是不是因为地支里的“午”对应的是马,而“午”又与“五”同音,于是初五就成了“马日”的?我不得而知。我们乡下过“五马日”需要在早晨吃饺子、放鞭炮,然后烧些纸钱,仪式相对比较简单。
人们之所以要郑重其事地过“马日”,我料想是因为马属于大牲畜,在农耕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才格外重视,而今天人们仍然要过“马日”,那只是一种习俗的延续而已。有些地方把过“马日”叫做“破五”,意思是从初五以后,过年的各种禁忌就解除了,但在我们这里,主要的意思表达却并不在此。
除了过“马日”,我的乡亲们还过“初十”。从前面的民谚中看,初十应该是“菜日”,但那天祭祀的内容却不是蔬菜,而是石头。据说,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人们大清早便要起来放鞭炮以示纪念。
给石头过生日,需要在家中有石头的地方,比如房基、墙角、门槛、石碾、石磨、碌碡、石夯等处烧些纸钱香火,并说上些吉利话。家里有小孩儿的,还不忘嘱咐一下石头们,来年千万别把孩子们磕着碰着云云。
在农耕时代,人们生活中与石头的关系非常密切,修屋建房、垒坑砌墙、推米磨面、打场晒粮,几乎都要与石头或者石制农具打交道。那时候,人们对石头几乎有种崇拜意式,又因为“十”与“石”同音,所以初十祭祀石头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我的个人分析,并未经过严格考证。
另外还有一个节日是“立春”,我们乡下把立春俗称为“打春”。立春作为一个节气,经常出现在春节前后的六九第一天或者五九第九天,民谚所谓“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在我们乡下,通常会在立春这天吃块青萝卜,这被称作“咬春”,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
潍县萝卜是我们当地的特产,因青翠可口而广为人知。民间有句顺口溜说“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潍县萝卜的喜爱。生食萝卜可化痰理气,清热解毒,助消化,健脾胃,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咬春”的大致意思也是为图个吉利,所以尽管外地许多地方立春时都吃春饼,但我们当地的百姓依然钟情潍县萝卜,图的就是防病消灾,强身健体……
近些年,每到正月初六、初八,大街小巷也会响起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是一些做买卖或开商店的人们在放“开门炮”。人们之所以选在初六或初八开门营业,毫无疑问是为了图个“顺”“发”之意。看他们那兴高采烈的架势,几乎要把初六初八也演变成两个盛大的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