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吴佶福是在开学的第一天转到我们班的,作为一个转学生,由于没有参加在暑假中的两次军训,也就少了和全班一起经历两天的熟悉的过程,所以在开学最初的时候,他还比较的拘谨不太和同学交流,在学习上也不是很稳定,上课的时候经常是处于个人的思想和活动中,各个方面都比较被动,作业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但是几周后我就发现吴佶福逐渐开朗起来,学习上也很积极向上,比较有动力了,上课的情况也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仔细观察了,这一切的转化是和他与家长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原本因在于在备忘本上经常有他和家长的交流。每天在备忘本的一分钟感想里,他都会写下在学校的感受和学习情况,有开心的事也有不快乐的事,有他在学校里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但是他的家长每天在他的备忘本上,都会对他的一分钟感想进行分析和交流,有时寥寥数字,但有时语句掷地有声,但大部分的交流家长都是以一种鼓励的语气为主,积极正面,从任何方面都是鼓励孩子多学习,多参与班级以及学校的各项活动,正是在家长的这种帮助和鼓舞下,吴佶福逐渐变得开朗和热情,积极向上,更多的愿意投入到这个班级中,融于集体中去。
案例分析:
吴佶福在我班是属于一个中等偏上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在班级中有很好的人缘。家长在家中对于他的期望也比较高,在家访中,得知吴佶福的父母都是外来的务工者,家境也不好,一家人就居住在关港村一间租来的房子里,地方很小,他的父母曾说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外打工时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吴佶福的转变离不开他父母的帮助和影响。我发现他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是学习上的,家虽小但是却尽可能地为他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并且支持孩子在各个学科的发展,比如竞赛,美术等方面的拓展,同时他们也并不是仅仅集中在成绩方面,另一方面在关注学习的同时他的父母也时刻关心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发展,在平时每天的接送时,他的父母都会倾听他的心声,也能够和他经常地进行交流,不仅是孩子的,家长也会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告诉孩子。这样的交流是双方的,也让孩子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到家长工作时的艰辛不易。
案例思考:
通过吴佶福与他家长交流并且改变他个人的情况的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两个关于家长与孩子交流方面的思考,并且也引发了我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对待外来务工子女的思索:
1、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长的言语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给孩子带来了从心出发的触动,这和家境的富裕和殷实并没有关系。吴佶福的家长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务实的劳动和勤劳的品性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的作用,让孩子看到父母在外打拼,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任然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去一家人在上海的生活。这些点点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优秀的品质时刻影响着他。
2、 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并且交流应该是双方的,而且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一方面家长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对于他们在成长中的开心和烦恼,及时进行引导和梳理,这样首先就可以让孩子深深感受到家庭给他的关心和关爱,自己的成长有家长的时刻陪伴,从内心感受到一种温暖。其次,这样的交流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用心,更多的可以体会家长的辛劳,在学习方面就会尽可能的让父母省心,不再因为学习的事麻烦父母。最后,交流的语言是以鼓励为主的,孩子都喜欢欣赏自己的人,因此多鼓励孩子能够很好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在吴佶福的备忘本上,他的家长是以鼓励为主,并且有时候还提出了一些有良好建议和方法,比如和同学的交流,学习的方法等,但是语气都是以探讨为主,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地位。
我班级中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也时常感受到,家长对于自己子女在上海这个大城市中学习生活的期望和憧憬。但是大部分家长都忙于自己的生计,都无暇顾及到自己的子女在学习方面的发展,因此往往造成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偏差,因此在家长监管不及的情况下,我觉得,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对于外来务工子女的照顾和教育应该从增强他们自我实现的信心开始。因为每当教师对于学生寄予诚挚的期望时,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深深的感染学生,并且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行动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潜意识里靠近被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超常的效果。因此,对外来务工者子女多加以热切的期待,给他们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并针对他们还存在的差距,在教育过程中捕捉各种机会,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的期望,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他们内心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做出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对集体有益的事情。这也就增强他们自我实现的信心,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还可以多给家长制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比如备忘本,给家长的信等等,都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两方面进行交流,跨越代沟。
詹宇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