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生案例
潘丹红
背景:
某女同学,家庭背景较复杂,从小被大人宠坏,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现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强。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有过两次逃学逃夜不良行为,并因此受过学校处分。有时为了十几块钱可以和父母翻脸,有时又有自卑感,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就会用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行为表现:
有一次在家,因妈妈说她拿了家里十元钱而埋怨她,与妈妈大吵了起来,事后父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她,结果她因此而几天不理父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动不动就说父母歧视她,故意对她不好。入校以来先后出现两次和父母吵架而逃夜、逃学,并把手机卖掉用来玩游戏。
甚至有一次偷偷拿了家里的200元假钞来教午餐费,企图蒙混过关,后来被我及时发现,和其父母联系,原来父母给了她200元作为餐费,她却私吞,可见这种行为是非常恶劣的,
原因分析:
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说话做事无所顾忌,有时无是非观念,易受他人左右。经常采用极端手段胁迫父母满足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原因,怕别人瞧不起她,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唠叨,有时口无遮拦地说小孩,平心静气地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老护着她,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小学时得了不少奖,自以为很聪明,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她的骄傲气焰。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她看问题轻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又结交了一些不良的同学。
辅导方法:
1.与家长多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告诉家长对孩子 “严字当头,爱在心里”才是真正爱护她的表现,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在她面前就不要觉得理亏,要理直气壮,多余的闲话尽量少说。更主要的是要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她的自尊心,尊重她,信任她。经常鼓励她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她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她的对立情绪。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要留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字,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有次她鞋子破了,需要换一双,而她向父母说明时因为脾气上来了三两句就和父母闹翻了。我得知这一情况,把她找来,问清情况,觉得这一要求是合理的,当即把买鞋的钱给她,让她买好明天穿来给我看。她听我这么一说,有些惊讶,开始不想拿我的钱。我对她说:“我给你的钱你拿好,没关系的,鞋子破了,应该买新的。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你排除干扰安心学习,今后应尽量克制情绪,减少和父母的冲突。”听我这么一说,她不好意思地接过钱。从她感激的眼神中看得出,她善良的因子在内心涌动。她本人和她父母深表感动,后来硬是把钱还给了我。就这样,逐渐化解了紧张的师生关系,她也开始信任我。我也深知,学生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她的情绪变化,经常与她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帮助她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她的树立起责任心。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及时地表扬她,使她有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同时此时也趁势指出她的不足,让她迎头赶上。
4.指导她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她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她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她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通过辅导,该生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保证以后不再犯,更不再逃学逃夜。更可喜的是她的学习态度比以往大有进步,科任老师多次提出表扬,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成绩明显上升。
教师,面对成长中的中学生,必须要把本身所拥有的宝贵经验去引到,启迪,转化学生,建议学生应该如何去解决,这样及时的点拨会使学生茅塞顿开,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他们少走弯路,促使他们更加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同时为他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生命财富,并为教学开辟了一条色彩缤纷的独特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