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nei
首页 > 文明在线 > 思想道德建设 > 学校德育 > 温馨教室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个让人担心的女孩
用爱为小鸟创造一片蓝天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家”——孩子成功的起跑线
走进你的世界,读懂你这本书
多份鼓励多份爱
握紧手中每一粒小豆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如何转化行规后进生
惩  罚
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案例
最初的梦想——教学规范的学习、实践、反思
与学生共成长
试卷讲评课中的些许尝试与体会
浅谈初中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我的加、减、乘、除法
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初探
动态分层、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对学困生的指导策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有效落实年级细化管理
教学反思与总结
 

绽放在我们身边的花朵
2010-05-27  作者(来源):[暂无]

上海市紫阳中学:吴艳萍

 

2008年有这样一位高三考生把目光聚焦于“他们”,真实地描绘了“他们”的生存状态、细腻地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这一篇描写农民工子女生活状况的文章,因其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流畅的文笔成为上海近来少见的满分作文。正如作者所观察到的一样,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同样需要关爱,他们,终将会变成我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大上海,为上海的发展、建设做出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进入到其父母工作单位或居住地附近的学校就读,融入到城市的生活。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缘故,全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占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父母文化基础较差,经济收入较低;家庭教育贫乏,居住条件差。这一部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我们整个学校,也关系着将来整个社会的安定。对他们的教育指导不容小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外来学生健康心理的关注和引导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帮助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引导他们走进成功的必要之路。

在我们班上,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与本地孩子相比较他们有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吃苦、有毅力,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本地孩子无法与之相媲美的。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初次见到她,就诧异于她的懂事。文静、内向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作为家里的大姐姐,她总是显得格外的懂事。初次见面时,作为班主任的我询问了她对校服征订的意见,她坚持只订一套,原因是体恤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想让父母花太多的钱在她的身上。在感动这孩子懂事的同时,我顿时心生怜爱。这份善良、懂事是许多本地孩子无法体会的。玲的父母都是安徽籍来沪打工人员,家中育有三个子女,除玲之外还有两个儿子,都在上海上小学。尽管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其他们都在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们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在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的影响下,玲很快就在各科学习上独占鳌头。

与玲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发发现她是一个很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女孩子。但平时的少言寡语,低调的做人处事风格让她在同学们的眼中显得是那么的不起眼。为了保持自己在学习上的领先地位,慢慢地她加注在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让原本就不太爱笑的她神情变得更为凝重。我决定要与她推心置腹地深谈一次。让原本属于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回归到她的脸上。

通过那次畅谈,我更为全面地了解了玲。她小学一年级曾在上海的某所小学就读,但父母出于种种考虑在她二年级的时候把她独自一人留在了老家,独自一人求学。可能是在孩童最天真烂漫的年纪就让她体验到与父母分别的那种忧伤,使得玲的个性日渐内向,变得少言寡语的。独自一人在老家呆了两年后,其父母最终决定把她接回上海,毕竟孩子在父母身边学习,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为有利的一件事情。再次来到上海后,玲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上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对于上海的课程她完全跟不上班中其他孩子的脚步,尤其是英语学习,一度曾为她的一块心病。因为英语成绩不好,她遭到了同学的嘲笑与老师的白眼,这让她幼小的心灵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困难面前这个孩子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定地迎难而上。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追赶了上来,并最终成为了学习上的强者。我想这个孩子之所以格外的懂事且显得内向了些,可能和这样一段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对她说:“你要感谢那两年的求学时光,也正是因为那样一段求学的日子,让你更加珍惜现在在上海读书的机会,也让你学会了许多其他孩子在目前这个阶段不可能学到的事情。现在的你不比任何人差,学习上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会让你受用终生,如果你能在性格上更开朗些,试着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享受应该属于你们的欢乐,多与人交流、沟通,你会发现生活会变得更美好,自己也能感觉更轻松些。我们何不尝试一下呢?”

那次谈话对玲来说意义不凡。从那天后她与我的交流多了,时不时地还会在我面前展露出活泼可爱的一面,有时甚至还会和我说些她生活中的小秘密。她与同学们的交流也日渐多了起来,同学们都会来向她讨教学习经验,她也毫不保留地倾囊相受,如此一来她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不少。见她学有余力、又富有正义感,我萌生了让她担任班长的想法。谁知当我将这个想法告诉她的时候,她却婉言谢绝了我。原来她怕担任班长这一职务会影响到她的学习,没有把握平衡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虽然很失望,但我还是尊重她自己的意见,不再提及此事。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把他们当孩子看,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地成长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孩子同样需要尊重与理解。

最令我欣慰的是,两个星期后,玲主动来找我,表示愿意为班级服务,同意担任班长一职,这可把我乐坏了。我很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又愿意了呢?班长这一职务可不好当,是很辛苦的”。她说:“老师,自从上与你谈话后我觉得自己的心态平和了不少,压力也没有以前这么大了,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也想为班级工作出点力,可能做不好,可能会影响我的学习,但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希望把握好这样一次机会,可以吗?”我笑了。不仅是因为自己多了一个能干的小帮手,更为这孩子思想上的转变由衷地感到高兴。有些时候当你真正走进孩子内心的时候,所有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玲自从当上班长后,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对她来说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带给她最大的财富就是自信,自信的她一定会更加出色的迎接每一天新的挑战。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和玲一样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从心灵深处给予关心与引导。关心、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正是我们在不断追求的吗?相信他们最终会成为我们,相信即便是渺小的力量也同样能让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感受到同一阳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