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结构安排。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指导思想。
3、工作目标(班级奋斗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
4、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日常管理、学生思想道德、学习方法指导、社会实践、后进生转化、班干部培养、开展活动、安全和法制等专题教育)、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及实施。对班级主要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到每个月每个周,每件事要有主题、组织人、采取的形式等。
5、检查办法与总结。一个好的班级计划要真正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没有检查督促是不可能的,利用班委会的力量,一学期至少安排两次对计划执行的检查活动,学期结束召开班会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二、班主任工作计划应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和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一份好的计划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因此班主任在起草计划之前,必须多和任课教师商量,多征求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建议或意见,另外召开班委会请学生参与班级计划的制定,在制定出班级工作计划草稿后,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讨论,进行完善,然后才定稿实行。
三、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参考学校工作计划,必须和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目标一致,这就是共性。同时班主任工作计划又要结合自己的班级、班情、班级目标等,制定出切实可行、能出实效、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工作计划,这就是个性。离开了共性,班级工作计划就失去了方向,有可能偏离教育教学规律,离开了个性,班级工作就失去了活力和生机。
四、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作指导。班主任工作计划要有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作指导,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要指示、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都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一个好的班主任要经常学习党的文件、会议精神,如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要经常学习教育方面的理论,如新课程改革的书籍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时代脉搏,去研究一些新问题,如近年来出现的网络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学生问题等。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对问题的分析和预见才能比较客观,计划安排才能更加科学。
五、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多谋划。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归根结底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体现出来。要把一个个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的班级学生凝聚起来,只有靠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团结奋进、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比学赶帮的班级氛围。因此在制定计划时就要考虑如何设计布置班级、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主人意识等。
六、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阶段性和侧重性。以初中阶段为例,班主任工作是有阶段性和侧重性的,因此班主任工作计划也应该有阶段性和侧重性。如在六年级阶段学生刚刚走到一起,学生的不良习惯比较多,学生年龄也比较小,班委会刚组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还没形成。在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之间充分接触和了解,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侧重于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班级荣誉教育,尽快让每位学生溶入到班集体中来。在初二阶段学生的学习出现分化及青春期发育导致心理压力加大,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三阶段学生面临中考,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学生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烦躁等心理,班级文化应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